为了总结阶段性教学成果,部署年度重点工作,3月3日,学院组织召开2025年春季教学工作会议,系统总结2024年教学工作成果,部署新一年重点任务。学院领导班子、各系部主任及教学干事围绕专业建设、师资培养、课程改革等八方面展开研讨,为提升教学质量锚定方向、凝聚共识。

晒出“成绩单”,亮出“新规划
会议第一阶段,各系部立足学科特色,汇报年度成果与未来计划。
化工制药系精准对接区域生物医药、绿色化工产业需求,申报新增中药专业(审批中),与纳美化学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,完成6项标志性技术转化成果,为产业输送紧缺技能人才。经济贸易系深化校企合作,与京东、区妇幼保健院等42家单位共建实习基地,实现幼教、康养专业100%对口实习;打造“4进2品牌”课程思政体系,获评“成都市红十字示范校建设先进集体”。信息工程系优化专业布局,完成4个专业80门课程标准校本化改革。机电工程系创新“车间即教室”工学结合场景化教学,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开展模块化教学。基础教学部教师参加教师职业能力大赛,表现亮眼。
锚定方向,强化“标准引领+成果导向
听取汇报后,赵勇院长对各系部工作成果表示充分肯定,并针对专业建设、师资队伍、课程改革等环节存在的问题逐一点评指导。他强调,未来教学工作需以“标准引领、构建体系、规范管理、成果导向”为核心方法,重点抓好三方面: 一是深化产教融合,推动专业与区域产业链精准对接;二是强化师资培养,通过竞赛、研修提升教师综合能力;三是夯实课程改革,以工学一体化、课程思政为抓手打造教学品牌。
本次会议全面梳理了学院教学工作的成效与不足,明确了2025年提质培优的行动路径。下一步,各部门将围绕会议部署,细化任务清单,以高标准、实举措推动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,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